常見問題
多級離心風機歷史
更新時間??2021-03-13 09:57 閱讀 1098
1862年,英國圭貝爾發明了離心通風機,其葉輪、機殼為同心圓型,機殼用磚制,木制葉輪采用后向直葉片,效率為40%左右,主要用于礦山通風。
1880年,設計出用于礦丼排送風的蝸形機殼和后向彎曲葉片的離心通風機,結構比較完善。
1898年,愛爾蘭人設計出前向葉片的西羅柯式離心通風機,并為各國廣泛采用。19世紀,軸流通風機己應用于礦井通風和冶金工業的鼓風,但壓力僅為100-300Pa,
效率僅為15%-25%。這種通風機,直到20世紀40年代以后才得到較快的發展。
1935年,德國首先采用軸流等壓通風機作為鍋爐通風機和引風機。
1948年,丹麥制成運行中動葉可調的軸流通風機。對旋軸流通風機、子午加速軸流通風機、斜流通風機和橫流通風機也都獲得發展。
離心式壓縮機是在離心通風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,20世紀出現了壓力比為4. 5的離心壓縮機。
1963年,美國生產出第一臺合成氨廠用的14. 7MPa高壓離心壓縮機,采用簡型機殼代替水平剖分型機殼,又稱筒型壓縮機,它能承受lOMPa以上的壓力。
70年代,美國、意大利和德國先后制成60-70MPa高壓筒型壓縮機,筒體壁厚280mm。
80年代初排氣壓力己達80MPa。離心壓縮機的轉速一般為每分鐘幾千轉以上,有的己達到25000轉以上。所需功率可達幾萬千瓦,流量己達10000m 3 /min。
離心壓縮機的常規葉輪是以一維流動理論為基礎設計的,60年代開始應用三維流動理論設計空間扭曲葉片,以改善葉輪級的性能。
山東大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鼓風機的發展歷程和現狀